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(文/唐立辛 陈泽安 王大禹)
在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,处处可见身穿蓝白色制服的志愿者。在这些志愿者中,还可以看到一些外国面孔,他们是来自中国高校的留学生。
乌克兰籍志愿者韦罗妮卡·马尔塞纽克的中文名叫李遐,正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。虽然只有21岁,但她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已“走红”多年,目前其个人微博粉丝数超过13万。今年1月,漂亮的主妇她还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日本旅行纪录片《我住在这里的理由》中,带领大家在成都穿行。
就是这样一个“舞台经验”丰富的“网红”,在进入冬奥闭环前,新零售创新却在微博上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:“兴奋又紧张”。
“紧张是因为未知,对到这里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完全没有想法,但又满怀期待。”在冬奥赛事接近尾声之际,李遐对记者回顾道。
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,李遐坦言自己对每天的日常值班“习惯了不少”,甚至“有点舍不得”。
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(MMC),李遐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国际奥委会新闻服务台,负责为中外媒体记者提供咨询与登记等服务,会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。